让农民通过就业增收——北京 “共同致富行动计划”实施3年见成效

金智新闻|2012-09-16| 次阅读

3年前,北京市实施 “共同致富行动计划”,计划制订了到2015年实现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翻一番的目标。

3年已过,据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北京市20%相对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由过去的4458元,增加到6143元,增长幅度达37%;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4.32万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17万人;全市农村养老保险累计参保人数163万人,参保率达93%,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水平每人每月达到330元。

政府支持促就业

延庆县沈家营镇曹官营村村民李强每天都身披着自己的黄色环卫马甲,在村口河边的一百多亩林地里巡视。 “咱是生态管护员,这岗位是政府给找的。家门口上班,不耽误地里的活儿还能照顾家。”李冬玲在林子里,走得倍儿起劲儿。

为落实 “共同致富行动计划”,延庆县自2009年起组建了15个生态管护合作社,为1.2万名农村就业困难群众解决就业难题;门头沟区、密云县制定了促进低收入村、户增收的专项扶持政策;平谷区建立阳光低收入群体产业园,吸纳近600名低收入劳动力就业……3年间,北京市优先将低收入农户劳动力纳入就业培训范围,享受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促进政策;政府购买和新开发的农村公益性岗位、乡镇企业新增岗位,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就业。

李强说,他和沈家营镇1150名村民担任了 “生态管护员”。每人每月有500元补贴,上人身意外险,还有上岗培训。

记者在延庆县千家店镇还了解到,该镇为农民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提出了建立包括保洁员、护林员、灌水员、畜牧防疫员、文化管理员、残疾协管员、民政社保协管员、信息员、农服技术员、计划生育宣传员在内的 “十大员”队伍;密云县结合 “护水、护河、护山、护林、护地、护环境”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大兴区制定了 “新农村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使用本地农民不得低于60%”的政策。

产业发展助增收

随着首都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的加速,都市型现代农业成为了今天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也成了低收入农户增收的源泉。

目前,平谷区投资2600万元建立的 “阳光低收入群体产业园”,吸纳了300位低保户和低收入家庭的近600名劳动力就业;昌平区大力发展沟域经济,在长陵、十三陵、流村等山区镇每镇投入500万元;怀柔区对低收入农户发展食用菌、实施果树嫁接等给予补贴。

为保障产业政策的落实,北京各区县建立了专项资金。2010年,门头沟区安排财政资金1100万元,其中600万元用于低收入村产业培育,500万元用于低收入农户产业发展;密云县安排预算资金2000万元,专项扶持低收入农户发展农业生产;房山区下拨资金1000万元,从10个方面支持低收入农户增收。

据记者了解,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各区县为低收入农户的产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倾斜性的政策,包括针对低收入农户发展设施农业的 “百村万户一户一棚”工程,扶持低收入农户发展设施农业、培育支柱产业;扶持低收入农户发展沟域经济、特色种养业和乡村旅游业。在延庆县被评为“北京最美的乡村”的大庄科乡香屯村,记者了解到,全村二十多户人家依靠民俗游和土特产产业,人均收入达到万元以上。

社会帮扶得保障

社会力量不断注入,帮扶力度逐年增大,是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的重要途径。

2009年,密云县制定了 《密云县建立帮村扶户工作队的意见》。他们组织98个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与98个低收入村结成帮扶对子;平谷区开展区直部门包村、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包户的结对帮扶活动,全区共有80个区直部门和1850名正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投入到帮扶工作中;昌平区农委与区慈善协会合作,开展了定向扶贫捐赠项目,2010年累计向山区54个低收入村安排产业发展扶持资金480.5万元。

据数据显示,2010年,市工商联深入实施 “光彩惠农行动”,引导和推动461家非公企业与337个行政村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帮扶或合作关系,投入各种捐赠、帮扶资金近1亿元,惠及农户4.8万户。2009年,全市1500多家党政机关和社会单位、11000余名党员干部和群众参与帮扶工作,提供各类帮扶资金1.64亿元。2010年,全市384家市、区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投入资金和实物近3000万元,对口帮扶500多个村,带动9000名农民就业;引导200多家央企、本市国企、民企等对110个低收入村进行帮扶,投入帮扶资金和实物近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