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观察:对中国就业结构的一个粗略估计
随着中国经济成分的日益多元化,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加上就业方式日趋灵活化,弄清中国的就业结构并不容易,国家统计数据“分总不和”,成为困扰多年的一道难题。本文试图利用经济普查数据进行一个粗略的估计。
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2008年底,第二、三产业单位从业人员和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数为35507万人,其中单位从业人员27311.5万人,,有证照的个体经营人员8195.4万人。同期统计年鉴公布,2008年底共有经济活动人口79243万,其中就业人口77480万人。在就业人口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30654万人。用总的就业人口减掉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仍有11319万人在统计之外。
大致来看,中国就业人口中,第一产业占40%,在二三产业单位从业仅占35%,有证照的个体经营从业占11%,统计之外的就业占15%。
尽管这些数据很粗略,但从中不难看出,我国的就业质量仍然偏低。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40%,但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仅占11.3%(2008年数据)。相对于产值来说,务农劳动力太多,这个结构性错配是导致农民收入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统计年鉴是按照人来计算务农比例的,但是真正用于农业的(尤其是种植业)的时间并没有那么多。根据都阳研究员的估计,统计年鉴上农业就业存在54.5%的高估。按此推算,30654万人中约有10820万人是富余劳动力,占就业人口的14%。
这些人是否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后转移出来呢?根据我们在许多农村的调查,农户间尤其是同村组农户间的土地流转运转良好。这14%的就业人口中可能有一部分属于不得不留在农村照顾老人或小孩甚或病人的劳动力。如果务工地能够解决好农民工子女的进城上学等问题,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举家迁移,并相应增加城市劳动力供给。
至于在普查统计之外的15%的就业人口,绝大多数应该是没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或自雇佣者,他们的就业质量也并不高,虽然其中可能有少数收入还过得去,但却难以享受任何福利和保障。
普查统计之外的就业和农业富余人口两者加起来有2.2亿劳动力,占全部就业人口的29%,他们中的大多数很可能是年龄偏大、教育程度偏低,被正规单位甚至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排斥在外的劳动力。如果各地政府能提供更多公共服务,企业愿意改变某些歧视性的用人政策,放松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限制,这2.2亿劳动力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愿意在单位从业的,相对于2.7亿的现有单位从业人员来说,2.2亿潜在的劳动力资源是一个很大的规模。
事实上,将两次经济普查中的从业人员数据相比,全国第二、三产业单位和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数增长十分迅速, 2008年比2004年增长31.9%,其中第二产业增长24.7%;第三产业增长39.5%。可以推断,近四年来,单位和有证照个体经营又进一步增长了,但应该还有过亿的人希望进行单位和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从业。我们希望,伴随着单位从业待遇的提升和无歧视的公平就业,有更高比例人到单位从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