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就业半径 小城市亦有广阔发展空间
安徽省劳动学会常务理事汪张明: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到二线城市及以下地区就业比例上升,是就业市场的正常走向,这与经济大环境、高校毕业生数量、产业布局情况、各地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政策、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发挥价值的政策导向等有直接联系。“就业下沉”现象,对优化二线城市及以下地区人才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青年人就业、缓解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有益处,应加以引导和鼓励。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
人才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是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选择的基本依据。影响人才市场供求关系的关键因素是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当然也有国家宏观政策导向、重点战略布局、国际关系和外交格局变化、高等教育普及化等因素影响。一方面,一线城市的发展已经相对饱和,市场需求不再像之前那么大;另一方面,二线城市及以下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政府对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等方面在近年来也加大了力度,从而使得这些地区的就业市场更加活跃。
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专业委员会专家安光勇:
部分高校毕业生等青年选择“就业下沉”,是回到家乡或者离家较近的地方就业。这可能与个人对家乡情感的认同、家庭因素以及适应当地环境的考量有关。当前,一线城市的竞争压力更大,而地级市及以下地区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特别是在基层工作和民生领域。一些地级市及以下地区也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职业晋升空间,也足以吸引青年就业。
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教授李杰: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的“就业下沉”趋势,反映了目前一线城市“去中心化”的倾向。比如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正在把一些机会向外转移,缩减大城市中心的压力。在“互联网+”时代,二三线城市及以下地区的机会会越来越多,青年的就业创业选择也会越来越多元。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王健:
现在不少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下基层、回县城,主要有这几方面原因:首先,从中央到地方都鼓励青年高校毕业生下基层,这是政策导向;其次,大学生希望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加上不少高校毕业生家庭背景也来自基层,因此很多高校毕业生愿意回到自己的成长地和生活地;最后,从就业压力上来说,现在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时期,就业也进入转型期,面对这样的就业压力,很多青年选择“往回走”。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点击查看原文报道)部分观点来自合肥金智总经理、国家一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安徽省劳动学会常务理事、资深人力资源服务专家汪张明